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访点评 - 专访点评
 发表日期:2014年2月25日 编辑:news 有207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冷军:色彩是油画最为本质的东西

  方力钧:生命是一场没有正解的谜局

  城中的高士 专访湖北青年艺术家周颢

  艺术会客厅:冷军谈个展“限制与自由”

  武汉画家闻立圣 把经历融进我的画中这样就够了

  最年轻的“城楼画师” 画伟人为了不忘历史

  书法家佟韦与其章草七种品格 古风意趣临读不懈

  采撷书中精华融入艺术大观 周韶华谈读书感言



 

城中的高士 专访湖北青年艺术家周颢


  访谈嘉宾简介:
  周颢,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1973年出生, 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人物画专业, 获硕士学位,主要致力于水墨艺术的创作探索及相关文化史研究,并参与现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学术展,多有作品及论文获奖与发表。出版有《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系列教材——线描人物画教程》、《历史人物百图》等著作。
 
  艺术会客厅:周老师现在是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教师,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您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中央美术学院进行学习的。您能否和网友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在绘画方面的求学过程?
  周颢:我从小对绘画、书法非常热爱,但那时候没有接受很系统的训练,初中毕业后有这样的机会,我就前往石家庄求学,用两年时间很系统的学习了素描、色彩、中国画,相对于其他画家来说起步很晚了。

  艺术会客厅:从本科毕业到读研这个之间,有近5年的空档期,这段时间是在做职业画家吗?
  周颢:1994年我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攻读本科,1998年毕业来到了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进行国画教学,这五年我一直在进行教学,也在不断创作,并且一直在思考我今后的创作该怎样继续,到了第三年、第四年时就会想自己的本科学历是否能够胜任教学能力,于是想到攻读硕士,学习开拓自己的视野,在2003年时我考入中央美院继续攻读硕士。
  
  艺术会客厅:您是什么时候回到湖北,进入湖北美院教书的呢?
  周颢:我研究生毕业后回到武汉,在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因为当时美院国画系“人物”这一块缺少师资,所以我回来以后就从事水墨人物的教学。可以说我上学在北京,但是工作、创作都是在武汉,和武汉的缘分还是挺深厚的。

  艺术会客厅:您作品上的署名是“一溪”,有一个系列的作品名为“溪山高隐”,似乎一直情钟于溪水的“溪”,这其中是不是有隐含的深意呢?
  周颢:“溪”这个字是指宋代的理学家周敦颐,字濂溪。我的想法是希望自己向他靠近、向他学习。另外一种影射到“溪山”,它是一种自然概念。
  “溪山高隐”很简练的概括了高士体裁的创作主题,“溪山”更多的是对自然的追寻,“高隐”是指一些高士归隐在溪山里面,我所要表达的是我很向往这种自然,精神上向往这种生活方式。
 
  艺术会客厅:在我们看来,“高士”这个词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词了,作为生活于城市的您来说,是怎么对高士这一题材产生了兴趣的呢?您对隐士这个群体,有这样的认识与看法?
  周颢:“高士”是指古代品行很高、有修持的人,后来多指隐士。“溪山高隐”更多的还是谈古人的精神追求。
  “高士”是近几年在做的题材。六年前我受出版社的邀请,用线描画了一组“历史人物百图”出版成书,刚开始只是想通过线描锻炼自己人物造型的能力,但是慢慢发现自己的能力逐渐暴露出来,在传统的线描造型中存在很多问题,激发了我对它的探索,这也让我有了后面的这些作品产生,同时我发现它能够将我内心的想法传达出来,能够表达我对传统文化的体验。
  隐士在当今来说是“大隐隐于市”更多的是指内心精神的追求,因为现在社会你几乎无处藏身,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你真正的“隐”,因为资讯太发达。我个人觉得还是一种内心的向往,是一种追寻,特别是我们现在的都市人都活在物质的世界里,但是他不能没有精神的向往,而归隐的情节是一种个人的修炼、对文化的认知、认同、一种体验。

  艺术会客厅:古人作隐士图,多是出于对当时时局的消极反抗,那您在以高士为创作主题的时候,与古人的心境有何不同?从画面看,您的高士与古时的高士有什么区别?
  周颢:心境上跟古人有共通也有差异的地方,古人画高士的情感和我现在画高士的情感有共通的地方,内心中表现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不同的地方是我们现在不可能像古人一样做隐士,所以我就大量的创作。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创作受到过系统的学院训练,也接受过西方的造型方式,在创作中把学院的所有元素调动起来运用到作品中,这就和古人的创作产生了差异。前人的作品中有很好的因素,我希望通过作品将它传达出来,后来人能够在我的作品中找到与传统的递呈关系,同时还考虑到如何往下拓展与传统有所不同,所以在构图、人物造型、颜色处理、画面安排上,我力图以当今人画高士的感受。
  画面的区分是由作品的数量来积淀,还有创作过程慢慢来体现我个人的面目。
艺术会客厅:以高士为创作题材,是不是包含了您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与态度?
周颢:这里面非常微妙,因为古代人画这样的题材有可能是内心消极的感受,我个人觉得生活在现在的环境中并没有这种感受,现实生活有很多硬性的东西,而创作是能逃遁到里面的一个世界,它并不是说是对你身处环境的反击,我个人认为艺术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像是作为隐士或别的,它们的力量更大。我希望让绘画能够回归到它给人带来愉悦的本身,能够唤起人们对文化的记忆与感受。
 
  艺术会客厅:您目前的创作仍以“高士”为主,那新作的高士系列,相较于之前的作品,是否有一些变化?后期的创作有什么样的想法?
  周颢:早期的“高士”是希望通过线描练造型能力,所以它大多是以线描方式出现,而且那时候的人物造型不像现在这样成熟。近期的“高士”首先在图式上比原来更加完满,在意境的挖掘和表现上比原来更加深入。
  “高士”往下还能再拓展,内心中永远希望向古代大师靠齐,比如贯休、明代的陈老莲。近期的创作在某些方面可能和传统有些接近,有些可能会超越他们,但有些还需要自己努力,往后的高士创作我希望从意境的挖掘上让它更加空灵,把它往我的精神意向上追寻,包括造型一直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我能否通过高士人物的造型把我的图式很好的传达出来,如果在这上面做的好的话,可以与历代的高士放在一起,当然这个难度非常大,它需要艺术家全方位的培养学识和时间的投入。
  我不会一成不变,“高士”创作在样式上往后一定会越来越丰富,在图式上也会有很大变化。我现在这个阶段是处于逐渐的稳定期,后期会慢慢拓展,很多新的想法要在后面施展开。
艺术会客厅: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40岁应该是一个比较年轻而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不知道对您来说,现在的创作状态是怎样的?内心是否有比较激烈的冲突与对撞?
周颢:对于这个年龄段的艺术家来说是很关键的,很多艺术家在这个时候已经确立了他的创作样式,以及绘画上的定位。对于我个人相对于早期来说,确实要踏实很多,作为艺术家40岁已经到了不惑的年龄,其实艺术也是这样,在学院受过系统训练,经过一定时间的创作实践,在古今中外有坐标的定位,所以相对来说对待创作的态度是非常明晰的。我现在是已经过了猛烈的冲撞期,那个年龄段大概是在本科毕业到36岁之间,是碰撞最激烈的时候,那时更多的考虑自己的创作因素,因为在看到了很多的现代艺术以及很好的传统艺术,处在这样的坐标中会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艺术,在这当中最少会有10年的碰撞,会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探索,有的艺术家可能很早就定位这样做,而有的艺术家会碰撞很长时间才定下来,这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这也是一种积累。我现在的定位很明晰,大体上知道以后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做。
  这当中有一个阶段非常激烈,到底是做观念艺术、当代水墨还是现代水墨,那时候还没有做传统的“高士”,而是更偏向装置的现代水墨,因为本科阶段就在做这个,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水墨,也做过具象的学院类型创作,10年前那一批创作是我斗争最激烈的时候,2003年时我将这批作品拿到北京的学校给我老师看,老师看后说:“你这个阶段可以尝试一下这些,但你应该回过头来做水墨人物。”我听过他的建议后就将前面的创作放下了,后面的10年基本上就是以水墨人物为主在创作。



  相关专题: 专访点评 专访点评
  专题信息:
  冷军:色彩是油画最为本质的东西(2014-11-29 11:57:19)[2787]
  湖北著名艺术家冷军谈场景写生油画之创作(2014-5-26 9:43:23)[2125]
  方力钧:生命是一场没有正解的谜局(2014-3-19 11:56:28)[2273]
  艺术会客厅:冷军谈个展“限制与自由”(2014-1-28 17:03:02)[3396]
  武汉画家闻立圣 把经历融进我的画中这样就够了(2013-11-20 11:11:13)[21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2022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中山大道958号
联系电话:027-82833225 18907139325 E-mail:chinarongbaozhai@qq.com
鄂ICP备06004089号-1 鄂ICP备20220124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