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拍卖信息 - 拍卖资讯
 发表日期:2013年11月22日 编辑:news 有2775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曾梵志、冷军等大腕云集“美术文献展”

  荣宝斋(上海)2014秋拍呈现老藏家彭惠堂所藏书画作品

  泓盛2014春季文献邮币杂项拍卖会7月18日举槌

  湖北著名艺术家冷军谈场景写生油画之创作

  岭南画派人物李醒韬 油画拍330万却开始新探索

  鲁迅一封信件拍出655万元天价 平均一字2.6万

  武汉籍书法家袁伟将军 四个字香港拍卖80万元

  武汉画家曾梵志《协和医院》 今秋有望再冲亿元



 

鲁迅一封信件拍出655万元天价 平均一字2.6万

 


 

书信

    近几年名人信札类的拍品市场行情走高,今年嘉德春拍上,鲁迅手书《古小说钩沈》手稿就拍出了69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该手稿为周作人收藏,1961年以此页赠鲍耀明,并题记,算作周氏兄弟合璧之作。

    本次嘉德秋拍,除了鲁迅200余字书信拍出655.5万元的天价,1937年陈独秀致陶亢德的书札,拍出230万元。李大钊致夫人吴若男的书札拍出了414万元。

鲁迅写信对象———陶亢德

    陶亢德何许人也?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出版人、编辑家,先后任《生活》周刊编辑、《论语》杂志主编、《人世间》编辑,使他在上世纪30年代的期刊界崭露头角,结识了文坛上众多的成名作家,同时通晓五六种语言。1935年9月16日,陶亢德与林语堂共同出资创办《宇宙风》半月刊,在上海创立人间书屋。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是林语堂在文学和办刊业务上的左膀右臂。其余如周作人、老舍、郁达夫、丰子恺、朱自清、郭沫若等一大批成名作家,都在这个时候与陶有过亲密接触。

    你能想象中国现代文学的重量级人物鲁迅的一个字能值3万元人民币吗?前天下午,在中国嘉德2013秋季拍卖会上,一纸鲁迅1934年6月8日致陶亢德函以655.5万元的天价成交!而这件作品的估价为180万~220万,最后的成交价几乎是估价的3倍。中国嘉德古籍善本部高级业务经理宋皓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鲁迅给著名出版人陶亢德的信件中仅有200余字,拍出如此高价,“令人鼓舞。”

    据悉,拍出天价的这封信,是鲁迅先生于1934年6月8日写给陶亢德的,鲁迅在信中讨论了关于学习日语的一些建议和看法。鲁迅先生曾留学日本,精通日语、德语,粗通俄语、英语,这篇关于学习日语的短文对后学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甚而可看作是一篇关于语言学习的经典文献。

早知鲁迅书信这么值钱

那些年就该天天给他写信并等回信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善昨天在微博上表示,(鲁迅致陶亢德函)这件拍品物有所值:“嘉德秋拍会上,一纸鲁迅1934年6月8日致陶亢德函,以570万元高价拍出。此信共220字(不含标点),平均每字近26000元,再加上佣金(655.5万),可谓一字三万金矣。鲁迅致陶亢德函现存共19通,绝大部分已由公家收藏,流传在外仅此一通。以鲁迅的崇高地位,这次拍卖可算物有所值了。”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昨天也介绍,鲁迅致陶亢德信札流传在外者目前所知仅此一通。

    鲁迅的一封信竟然这么值钱,相信鲁迅当年做梦都想不到,但这样的世事,又有谁能料到呢,就像网友“沪上周言”所说:“早知道这么值钱,那些年就该天天给鲁迅写信并等回信……”成都商报记者昨天联系到中国嘉德古籍善本部高级业务经理宋皓,她介绍说,这件拍品是从一位收藏家中好不容易征集来的。不过只看鲁迅的手稿信札的拍卖并不能窥看名人信札的拍卖行情,由于鲁迅的这类作品存世的并不多,市场表现抢眼属于意料之中。

    宋皓表示,其实本次秋拍还有另外两份名人信札的成交不俗,一是陈独秀致陶亢德的书札,是1937年陈独秀出狱后,写给时任《宇宙风》杂志编辑陶亢德的,信中谈及撰写《实庵自传》的事,还提及准备移居四川,以及往后的联络工作安排,前天拍出230万的价格。另外一份则是李大钊致夫人吴若男的书札,当天拍出了414万的高价。这封信是李大钊旅居上海期间,因“急思返京”、但又“冗务纠牵”、“客中无事”,“从日本书肆购得一书名曰《早期教育与天才》,读之颇有趣味”,故此写信介绍给吴若男,全信共7页,2890字,用钢笔书写。

书信拍出天价

实则对历史事件查缺补漏

    “其实,名人书札在拍卖市场上的热络反映了当下古籍善本的一个收藏趋势。一般而言,这些作品的内容都比较私密,涉及工作、生活和历史事件的方方面面,而且往往会在名人间的书信中表现得很细节,很充实,而且相对比较真实,大多是这些名人亲历或者发自肺腑之言。可信度很高,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兼备,所以很受市场关注。”宋皓说,书札的内容直接影响着拍品的市场价格,“这是因为它们往往可以佐证某些重要历史事件或者为这些历史事件查缺补漏,是史学中重要的一种考证方式和证据。”

价值655.5万的信

    亢德先生:长期的日语学校,我不知道。我的意见,是以为日文只要能看论文就好了,因为他们绍介得快。至于读文艺,却实在有些得不偿失。他们的新语、方言,常见于小说中,而没有完备的字典,只能问日本人,这可就费事了,然而又没有伟大的创作,补偿我们外国读者的劳力。

    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并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然而欧洲有大作品。先生何不将预备学日文的力气,学一种西文呢?

    用种种笔名的投稿,倘由我再寄时,请先生看情形分用就是,稿费他是不计较的。此复,即请若安。



  相关专题: 拍卖信息 拍卖信息
  专题信息:
  曾梵志、冷军等大腕云集“美术文献展”(2014-11-29 11:54:02)[2423]
  冷军作品亮相“AAC艺术巡展”(2014-11-29 11:51:50)[3151]
  “字为心画——钟孺乾、冷军、沈伟书画展”武汉举行(2014-11-29 11:50:53)[2104]
  荣宝斋(上海)2014秋拍呈现老藏家彭惠堂所藏书画作品(2014-7-19 12:06:01)[4176]
  泓盛2014春季文献邮币杂项拍卖会7月18日举槌(2014-7-19 11:49:06)[293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2022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中山大道958号
联系电话:027-82833225 18907139325 E-mail:chinarongbaozhai@qq.com
鄂ICP备06004089号-1 鄂ICP备2022012434号-1